F3 清朝(填充題)


ID# 5639
1.

滿清入關

滿洲前身為女真族,原居中國東北,曾建立金國。十六世紀末,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族,登位並建國,國號大金,史稱後金

努爾哈赤創建八旗制度,並用它作為部族的軍事和社會制度,後金因而日益強盛。

 

他以七大恨作為對明朝發動侵略的藉口,佔領了遼東大片土地,並在盛京建都。在圍攻寜遠城時,努爾哈赤受到明守將袁崇煥發炮反擊,重傷戰死。他兒子皇太極繼位。

 

皇太極利用反間計,讓明思宗錯殺袁崇煥。之後,他改族名為滿州及改國號為大清,並開始全力侵佔明朝。 皇太極死後,順治帝即位,清兵勢力直逼山海關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下順天,明思宗自縊殉國,明朝滅亡。山海關守將吳三桂向滿洲投降,並讓清兵入關。清兵打敗李自成後,順治帝遷都北京,滿州成功入主中原,建立我國最後一個長達二百六十多年的王朝。

2.

滿清一統中國

南明

明朝遺臣在南方擁立多個明宗室(王、王、王及王)與清廷對抗達十八年,歷史上稱這些政權為南明。由於這些王彼此爭奪正統之名,未能團結對外,加上他們大多昏庸無能,清兵在明降將幫助下,最後將南明政權逐一擊破。

王名 年號 擁立者 立國地點
朱由崧(福王) 弘光 馬士英、史可法 南京
朱以海(魯王) (監國) 張國維、張煌言 紹興
朱聿鍵(唐王) 隆武 黃道周、鄭芝龍 福州
朱聿粵(唐王)

「粵」字應有「金」字旁,但電腦沒這字。

紹武 蘇觀生 廣州
朱由榔(桂王) 永曆 瞿式耜、丁魁楚 肇慶

三藩之亂

因協助清兵消滅南明,明朝有三位主要降將被封為王,合稱三藩

以下是三位王的資料
明朝降將 被封為 負責駐守
吳三桂 平西王 雲南
尚可喜 平南王 廣東
耿仲明 靖南王 福建

吳三桂首先叛變,自稱帝,其餘二藩隨後響應。因吳三桂為清兵入關的罪魁禍首,所以不得人心。吴病逝後,其孫繼位,過不了幾年便被康熙帝消滅了。在1681年,三藩之亂正式被平定。

收復台灣

南明唐王重臣鄭芝龍之子鄭成功堅拒不降清,且從荷蘭人手中奪回台灣作為反清基地。鄭成功死後,其後人仍堅守台灣二十年。直至公元1683年,鄭成功之孫鄭克塽才終於歸降滿清。

從清兵入關,平定三藩至收復台灣,滿清共花四十年才一統中國。

3.

康雍乾盛世的統治及政策

經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擴張,蒙古青海西藏新疆等地,都先後納入清朝領土,國土面積較明朝進一步擴大。因此這三朝共一百三十多年的時期被史學家稱為康雍乾盛世

對漢族的高壓政策

  • 大規模屠殺。
    • 例:(楊州十日
  • 鎭壓各地的抗清活動
    • 方法:派八旗兵駐防在軍事要地
  • 消滅漢人民族意識
    • 方法:強令薙髮
  • 防止反清思想傅播
    • 禁士人集會結社
    • 大興文字獄
  • 燒燬反清的文獻
    • 乾隆時期,通過編纂圖書的機會,進行圖書審查,找出反清的書籍

對漢族的高壓政策

對前朝君臣:爭取前朝大臣好感

  • 明思宗帝后發喪
  • 表揚死難明臣
  • 錄用投降官吏

對一般老百姓:爭取百姓好感

  • 廢除明末苛稅
  • 禁止滿人圈佔民田
  • 招撫流亡
  • 減免賦稅

對知識份子:利用文教消耗讀書的時間和精力,削弱反清精神。

  • 恢復科舉考試
  • 推崇儒學
  • 編纂四庫全書

對邊疆民族的統治政策

為了維護本族利益,清朝通過鎮壓安撫愚民分化等政策來統治邊疆民族。

對西南地區的政策

對在西南地區的等少數民族實行改土歸流,廢除土司,把這些人民劃歸州縣統治。清朝為了鎮壓反抗,經常屠殺這些民族百姓。

對蒙、藏、疆的管治政策

  • 減輕賦稅
    • 藉以安撫邊疆各族
  • 嚴禁各族人民往來
    • 在當地駐兵、設官來加強管理,藉以限制人民自由。
  • 針對蒙古、西藏的政策
    • 通過蒙古、西藏的喇嘛敎領袖實行政敎合一
      • 優待蒙古族上層貴族,冊封喇嘛敎的活佛,利用他們控制民眾。
      • 清廷大力推崇西藏的喇嘛敎信仰,冊封其宗敎領䄂,令到西藏人民醉心宗敎,不關心政治。
  • 針對新疆的政策
    • 採用分化手段
      • 扶植歸順的回教派系,打壓其他不服從清廷的派系。

統治政策得失

  • 有效管控邊疆民族

  • 阻礙邊疆經濟文化的發展
  • 造成邊疆區域與內地的隔閡,從而引至漢族與邊疆各族的疏離。結果,當局勢動盪的時候,邊疆各族容易出現異心
    • 將漢人、回人分居於漢城回城
    • 禁止回、漢通婚
    • 限制漢人在新疆屯墾
    • 不許回人學習漢語
4.

清朝由盛而衰

經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一百三十多年的全盛時期,清朝國勢終於在乾隆末期開始轉趨衰弱。國勢轉弱之四大原因為:

(一)皇室龐大開支

  • 乾隆自誇為十全武功,因他在位期間曾兩次征準噶爾,一次平回部,兩次征大、小金川,兩次征廓爾喀,一次征緬甸,一次征安南,一次平台灣。由於乾隆好大喜功,所以軍費閧支極之龐大。
  • 乾隆經常出外巡遊,沿途喜歡鋪張揮霍。
  • 以上開支使國庫空虛

(二)吏治貪污成風

  • 乾隆晚年寵信大貪官和坤,以致官埸貪污成風,政風敗壞不堪。

(三)軍隊腐化

  • 八旗兵入關後,過着安逸的生活,逐漸失去戰鬥力
  • 康熙平定三藩時,已需要依靠由漢兵改編成的綠營兵。
  • 到乾隆末年,無論將領或士兵都怠惰成風,軍事能力大為降低。

(四)民變四起

  • 清朝早期社會安定,以致人囗數目快速增長,可是耕地增長卻跟不上,再加上土地兼併和日益加重的賦税問題,老百姓生計困難,因而促成平民作亂。

乾隆未期到嘉慶期間,大清國勢逐漸衰弱。到了道光年間,西方列強入侵,國力更一天不如一天。

5.

補充資料

「七大恨」為努爾哈赤攻打明朝的藉口,它包括明朝曾殺其;明朝偏幫其它部族,欺壓建州;明朝迫其族人退出已開墾之土地,使其沒收獲⋯⋯。

 

八旗制度
級別 組織名稱 人數或組數 首領稱謂
底層 牛彔 三百人組成 牛彔額真
中層 甲喇 組底層合組而成 甲喇額真
高層
又稱為固山
組中層合組而成 固山額真

各旗以不同顏色區分,有正黃旗、正白旗、正紅旗、正藍旗、鑲黃旗、鑲白旗、鑲紅旗及鑲藍旗。

6.

*** 未完 ***

跟朋友分享



中一至中三的同學們,如有數學上問題,歡迎Whatsapp給我們。我們會盡快將答案及解說放在網站,並Whatsapp有關連接給你。